385年前,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在行游贵州的途中发现“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的黄果树瀑布。
2023年的“五一”假期,33.2万人次前来大瀑布,观赏奔腾而下的磅礴气势。
从1个人到数十万人,变的是不断增长的游客数量,不变的是留住游客的自然资源和绿色有氧的生态环境。
(资料图)
图片来源于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作为“特意性”旅游资源,黄果树旅游区因天生“美颜”而自带流量。但流量和留量之间的一字之差,背后却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发展理念。
2022年12月10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更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宣布黄果树旅游区等11处中国自然保护地入选,这是迄今为止贵州唯一的入选地。
截止2022年12月,黄果树旅游区林地总面积15446.1392公顷,森林面积为13949.9138公顷,辖区内还拥有多种国家级保护植物。
黄果树旅游区取得的“喜人成绩”得益于管理部门始终坚持绿色生态发展,扎实推进“绿色黄果树”行动,让“可持续发展”理念扎根在每一个黄果树人的心中。
据悉,从2012年开始,黄果树旅游区全面完成了黄果树“半边街”923户的生态移民搬迁,并对搬迁区域完成了生态覆绿建设工作,地被种植面积约2万平方米。2016年至2022年间完成营造林任务56963亩,完成中央森林抚育项目除治面积8.7万亩,实施退耕还林0.69万亩,完成森林资源保护“六个严禁”专项行动执法工作4个100%,全区森林覆盖率从2016年的57.62%提升到2022的66.31%,核心景区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
黄果树瀑布资料图
为促进黄果树旅游区生态环境管理和高质量发展,2020年9月在黄果树、龙宫建立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2020年至今年景区环境空气质量优于二级考核标准,基本达到一级标准,风景区环境空气质量好于城市(县城)环境空气质量。
在景区范围内采取的措施中,根据《风景名胜区条例》对影响景区高质量发展的开发活动,自2017年以来关停原有4个砂石矿山,同步开展生态修复;并停止审批开山、采石、开矿等破坏景观、植被和地形地貌的开发活动。同时,从规划源头控制生态破坏行为发生,对未列入风景名胜区规划或选址方案未通过专题论证的建设项目,不予审批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为持续做好水生态环境保护,黄果树旅游区以河道“水长清、岸长绿、景长美”为目标,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助推水生态环境保护,为旅游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自2015年建立黄果树国家水质自动监测网站,至今水质连续稳定达地表水Ⅱ类标准,真实反映黄果树景区“好空气、好水质”的优良生态。
10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黄果树旅游区始终厚植生态优势,共享生态价值,打造了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绿色黄果树。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走出一条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旅游产业实现持续增长,一幅天蓝水清、景美业丰的画卷徐徐铺展。
据了解,未来黄果树旅游区将守好生态环境保护底线,加强对黄果树“特意性”优质旅游资源的科学深度开发,推进文旅、体旅、康旅等多业态深度融合发展,奋力将黄果树打造成世界级旅游景区。
作者:申晓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