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尽管本届广交会是三年疫情后的第一届,参展商、客流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到广州的公务舱机票都买不上了,展馆附近的酒店价格也暴涨。但是据内部人士透露,完全是“赚了吆喝没赚钱”,交易效果很差。
我分析有三个原因。
一是模式过时了。广交会相当于摆摊卖货,也没个店面,几天就没了,跟我们以前的集贸市场很像。这在以前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是有效的,你想买东西,必须到商场或者集贸市场。可是现在完全不一样了,网络改变了一切。大部分产品从网上都可以看到详细的信息,不了解的的地方还可以通过客服咨询,甚至可以谈价格,达成交易 。客户干嘛非要不远万里来?我一个同学在上海开了一家贸易公司,专门卖化工厂用的“三高”阀门(耐腐蚀、耐高压、耐高温),国外三家供应商,两家德国的、一家英国的,他只去过一次德国参加法兰克福展会,还是对方邀请去的。对方也来过一次上海,双方合作至少十五年了。平常交流、签合同、发货付款都通过网上,一年也做个几百万欧元生意。
二是渠道越来越固定、越来越专业化了。前段时间去苏州参观校友的企业,他的公司去年出口1.7亿美元,产品品质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由于单价过高,一台几十万到几百万RMB不等,必须走专业化道路。为此,他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所谓走出去,即在一些重点国家和区域设立子公司或者办事处,除了商务活动外,主要负责售后技术支持、发货等,目前在美国、意大利、法国、巴西等国家都有。所谓请进来,就是实行代理商制度,他的出口70%以上都是通过代理商完成的,有的代理商已经合作超过十年了,最大的一个年销售突破1500万美元,代理商已经深度绑定他的企业,因为能赚到钱。所以他说,我们的任务现在就两个:做好产品、服务好代理商。
三是受门店式经营冲击。去年广州的出口额6000多亿RMB,在一线城市里最弱,甚至远不如普通地级市的苏州。而义乌一个县级市的出口额已经达到了5000多亿,而且还在快速增长。广州和义乌的反差,正好反映了两种不同外贸模式的效果,义乌可以被称为永不落幕的广交会。好多人认为这是二者产品定位不同,其实并不尽然。国外客户到了广州参加广交会,跟自己对口的企业也就见个一两面,不是一个领域的也不会去看。剩下的时间干嘛?到义乌就不一样了。国外客户飞到上海,住在杭州或者义乌,除了订自己的目标商品外,还可以看看别的自己感兴趣的产品,也可以到附近逛逛。想采购什么,随时都可以,甚至可以盯着把货发走,遥控本国同事提货。所以,义乌有很多客户,一来就是一个星期、半个月、一个月,甚至长驻了。
广交会这种临时搭个台、见个面就走的形式实在不能深入到一下子就把整个生意做下来的程度,产品方、客户不远万里、劳神费力是为了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