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各地是怎样推进的?效果如何?群众得到了哪些实惠?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深入山东省济宁市乡村振兴一线采访,听听老百姓有啥心里话。
家家都有“韩经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预定两个集装箱舱位,两天后发往马来西亚巴生港”……4月13日上午,金乡县鱼山街道崔口村一栋大蒜恒温库前,村民韩永猛一会“飚”着普通话订船期,一会又切换成方言催进度,忙得连喝口水的工夫都没有。十几位工人有的忙着将大蒜装袋,有的将蒜袋装车,一小时的工夫就装满了一个集装箱。
“小时候住土坯房,半个月吃不上一顿肉,现在住别墅、开轿车,天天吃肉也不差钱!”“蒜二代”韩永猛今年四十出头,经营大蒜冷藏加工企业,年营业额过亿元。腰包鼓了,他家扒掉土房子,盖起了“两层半”的别墅楼。“想想当年,看看现在,真跟做梦一样。”韩永猛感慨:“出土屋进别墅,多亏村里领对了路。”
济宁市引导特色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立足县域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培育壮大了一批像金乡大蒜这样的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当地在全市推广片区共建、支部带动、托管服务等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强村十法”,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当年为了摆脱贫穷,崔口村老党支部书记韩允其动员村民割掉麦子改种大蒜,拓市场、兴加工,“第一个吃螃蟹的村”发展成了今天的“中国大蒜第一村”——开办企业70多家,大蒜价格波动影响全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已超过6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5万元以上。
和韩永猛家一样,崔口村300多户村民也都经历了由农民到商人的角色转变,家家有企业、户户住别墅。加上韩姓是村里的大户,头几年没少闹了笑话——外地客商进村问路:“韩经理家怎么走?”村民却反问:“几乎家家都有‘韩经理’,你找哪一位?”
一位农民五份收入
点开手机就能配肥、浇水、调节温湿度,通过App就能线上预约“滴滴农机”……这是泗水县圣水峪镇鹿鸣村的乡村振兴打开方式。
“我们这里是山岭薄地,从前一年只能种一季地瓜或花生,而且还靠天吃饭,老百姓守着农田却没有奔头,大部分都外出打工了。”4月12日上午,正在尼山鹿鸣现代农业产业园智能温室大棚为五彩西红柿吊秧的鹿鸣村村民焦霞说。她原来也在外地打工,家乡建起了这个项目后,她便回来应聘成为了智能大棚的管理员。“既能照顾家庭,又能每月挣到4000多元的工资,跟着能人在家门口上班,比往外跑强多了。”
焦霞口中的“能人”是尼山鹿鸣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创办者、山东海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侯晓晨。济宁市推出“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招募海内外企业家、创业者、农村致富带头人等人才,采取创办企业、技术入股、专业服务等模式与招募村“一对一”开展合伙合作。
“我们通过打造数字化田园综合体,可以带动农民增收。”侯晓晨“入伙”鹿鸣村的乡村振兴计划后,发挥自身优势,创办了尼山鹿鸣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整合合作社、农村闲置资源和农村劳动力,让农户享受到土地流转每年每亩800元收益、入园就业等五项收入。目前,该项目吸纳2000余名农村劳动力,吸引30多人回乡创业就业。
好生态带来好心情
单车、头盔、墨镜、耳机……4月13日清晨6点,治理一新的鱼台县惠河河堤路,迎来了熟悉的骑行队伍,车轮飞过,激起鸟鸣阵阵。“河清了岸美了,一路迎着日出、赏着美景、呼吸着新鲜空气,一天的好心情就这样开始了。”骑行队伍中的夫妻档姜秀哲和张娅梅每天雷打不动地沿河骑行,途经红卫河、惠河和西支河,一圈下来65公里,全天神清气爽。
“过去这些河堤全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手脚痒痒了,只能到外地骑上一圈过过瘾。”姜秀哲告诉记者,自从去年水系治理后,河流清澈了,堤岸漂亮了。堤顶路铺上了柏油,方便沿线村民的同时,也很快被骑友们纳入最佳路线规划。姜秀哲介绍,不到一年,他们的“骑友圈”人数扩大到原来的2倍,发展到300多人。
一湖(南四湖)一河(京杭运河)十六水,鱼台县聚焦“水”这一资源优势,对县内东鱼河、西支河、惠河等7条直入南四湖的河流实施全域水系生态治理,治理124.5公里河道,修建249公里两岸堤顶路。同时,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改厕污水入管网和“清水塘”工程建设,推广稻田退水外封闭内循环和稻(藕)虾共作,以及秸秆打捆离田、粪污资源化利用等生态种养模式,重拳治理面源污染。好的生态环境不仅让河湖岸边的村民更加宜居,还带动了沿线产业发展,让好生态带来好日子。